文献整合

《明史文苑传笺证》>卷一《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一》>唐肃 P421

周祖撰主编,赵春宁等著,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張士誠時,爲杭州黄岡書院山長,遷嘉興路儒學正。

【箋證】《翰林應奉唐君墓誌銘》曰:「至正壬寅,君充賦江浙,中其選,以道梗不得上春官。省臣便宜,授杭州路黄崗書院山長,轉嘉興路儒學正。」《半軒集》補遺《送唐君處敬序》曰:「至正乙巳冬,會稽唐君處敬將之官嘉禾。」按,乙巳,元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嘉禾,今嘉興。《吴中人物志》卷十《唐肅》曰:「爲皇岡書院山長,轉嘉興儒學正。」《(嘉靖)嘉興府圖記》卷十《唐肅》曰:「鄊舉,調黄岡書院山長,遷嘉興學正。」按,元末張士誠據江浙,自稱「誠王」,國號「大周」。

《明史文苑传笺证》>卷二《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列传四》>李日华 P615

日華,字君實,嘉興人。萬曆二十年進士。官至太僕少卿。

【箋證】《嘉禾徵獻録》卷十八《李日華傳》曰:「轉西華知縣。」

明通鑑 >卷六十七 纪六十七>十年

(清)夏燮撰 沈仲九点校 中华书局2009年版 P2397

張佳允巡撫浙江,行至嘉禾,聞杭民亦以行保甲故稱亂,問告者曰:“亂兵與亂民合乎?”曰:“未也。”佳允喜曰:“速驅之,尚可離而二也。”既至,民剽益甚。佳允從數卒佯問民所苦,下令除之。衆益張,夜掠富室,火光燭天。佳允召游擊徐景星,諭二營兵令討亂民自贖,擒百五十人,斬其三之一。乃佯召馬文英、劉廷用,予以冠帶,而密囑景星捕七人,幷文英、廷用斬之。二亂悉定,上優詔褒美。


中华书局2018年版

洪有楨,字亮士,福建嘉禾里人也。早歲工書,賈人持售外國,得重價,蓋醇謹儒生也。丁亥,二月,忽從俠客糾海邊壯士數百人入據漳浦,魯監國嘉之,即以爲令,守之。未幾,城復陷,被執,見我大帥,不跪,瞋目駡不絶,磔於市,懸其頭於城之東門,數日色不變。一卒投諸濠中,夜狂叫,若有擊之者,乃羅拜而瘞之。同時有楊淶者亦不屈死。我朝賜有楨通諡節愍。


张剑点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P137-138

黃媛介黃媛介,字皆令,嘉禾黃葵陽先生族女也。髫齡即嫻翰墨,好吟詠,工書畫,楷書仿《黃庭經》,畫似吴仲圭而簡遠過之。其詩初從選體入,後師杜少陵,清灑高潔,絶去閨閣畦徑。適士人楊世功,蕭然寒素,皆令黽勉同心,恬然自樂也。乙酉鼎革,家被蹂躪,乃跋涉於吴越間,困于檇李,躓于雲間,棲于寒山,羈旅建康,轉徙金沙,留滯雲陽。其所紀述,多流離悲戚之辭,而温柔敦厚,怨而不怒。既足觀其性情,且可以考事變,此閨閣而有林下風者也。《無聲詩史》

王阮亭云:禾中女子黃媛介,字皆令。負詩名數十年,近爲予畫一小幅,自題云:「懶登高閣望青山,愧我年來學閉關。淡墨遥傳縹緲意,孤峰只在有無間。」《池北偶談》

黃媛介,字皆令,嘉興人,楊世功之配。善詩詞,楷書摹《黃庭經》《十三行》,畫山水小景,有元人筆致。長安閨秀多師事之。《續圖繪寶鑑》


P140

沈無非沈無非,嘉興人,項鼎鉉之妻。項鼎鉉云:先室沈無非氏,酷情筆硯,朝夕讀書不倦,尤喜臨池,絶肖禇河南《九成宫》。有手書所撰朝鮮《許士女集小序》一首,先爲其兄沈景倩臨摹上木。今記之,以爲兒輩存手澤云:「是編爲箕國士女許景樊詩若文,秀色逼人咄咄,無脂粉氣。昔稱絳仙可療飢,女豈其儔伍耶?間剽竊古人,如“水屋”、“珠扉”一二語,然肖景處,故不害爲畫師後身,世毋曰“龜兹王所謂鸁也”而易之。無非氏題于密雲之深深齋。」《呼桓日記》


P9



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

嘉禾叶万春收罗古玩,多作伪以愚俗人。


P197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姚綬,嘉禾人,朱竹垞稱其以書畫詩知名於時。


中华书局2020年版


P106

十四日癸丑(4月11日)晴,顺风黎明至苏州城,未泊。

巳刻过吴江,午刻至八尺明宪庙,选妃江南,嘉禾以姚氏女应,女发素短,一夕委地,可长八尺许,人因以名其处。见《涌幢小品》。未刻到平望,岸西即莺脰湖。申刻到王江泾,乃江浙接界,有大桥,极高广。是夜月色明朗,登眺移时,始下舟。


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


P90

十四日(3月22日) 北风甚劲,夜雨。三十里嘉兴府,春秋槜李地,秦以其有天子气,发囚徒污之,改曰由拳,夫秣陵、丹徒何尝不被以恶名哉?佳气郁葱,何知乃在丰沛也?天之所兴,谁能废之,祖龙徒自愚耳。三十六里泊嘉善县,舟中得五律云:“又泛嘉禾棹,舟行应接忙。城开吴子国,亭拥语儿乡。野阔云依柳,村遥路入桑。范湖春涨满,怀古意苍茫。”


P55


中华书局1988年

三月初,游嘉禾,遇鮑渌飲先生於雙溪橋下。渌飲以家鈔古逸民先生集一卷,附録一卷贈先生。先生跋記。


董潮 P57


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

潮字曉滄,號東亭,陽湖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授庶吉士。少孤,育於外家陳氏,母撫之成立,贅於海鹽,遂占籍焉。讀書負志節,爲詩激昂感慨,獨寫性真,言必稱情,藻必當物,凡辛苦愉樂之詞,一視乎其境之所遭而不矯飾也。與諸名士結社聯吟,有“嘉禾八子”之目。詞尤綺麗,作《紅豆歌》,人争傳誦。兼善書畫,工駢體文。乾隆間,上允廷臣請,以禮闈備卷四十人備中書、學正之選,潮與焉。尋入内閣行走,充《通鑒輯覽》纂修官,旋成進士。甲申,請假歸葬其先人,應修兩邑志書之聘,垂成而卒。


P56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遊煙雨樓以四月望日

環嘉禾郡城皆水也,其高阜面城而起者,拓架其上爲煙雨樓。樓之勝,瑣窗飛閣,四面臨湖水,如坐鏡中,春花秋月,無不宜者。若其輕煙拂渚,山雨欲來,夾岸亭臺,乍明乍滅。漁舠酒舸,茫茫然遥載白雲,第聞櫓聲咿𠵣睞眄,而不得其處,則視霽色爲尤勝。郡本澤國,婦人女子有白首不知山者。鼎食之家,或輦石於太湖,爲之次,則爲樓臺臨水,以當之登高眺遠,如斯而已。時沈純父初解綬歸,余招與登樓,而語移時。欲邀陳伯符,遠不果。


P296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嘉興濱海地窪,海潮入則没之,故平湖、海鹽諸處,舊有捍海塘之築,此非獨室廬畎畝,民命所繫,即其約束諸水出於黄浦,則嘉禾全郡一滴不洩,宜其聲名文物甲於東南。

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蓋嘉、湖澤國,商賈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蠶,是每年兩有秋也。閭閻既得過,則武斷奇贏,收子母息者益易爲力,故勢家大者産百萬,次者半之,亦埒封君。其俗皆鄉居,大抵嘉禾俗近姑蘇,湖俗近松江,縉紳家非奕葉科第,富貴難於長守,其俗蓋難言之。


P139


中华书局2006年版

嘉禾烟雨樓

理棹入南湖,孤帆向空没。高樓起浮嶼,差可望溟渤。吴山百餘里,天際渺一髪。何當名斯樓,烟雨莽超忽。我行暝烟收,因之弄明月。菰蘆拍岸長,叢林間清樾。倒影逐流光,深夜驚栖鶻。臨湖扉半掩,萬籟靜不發。對此神逾清,徘徊興靡竭。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P5518

王衙前

《逸仲公傳》:公諱士駿,字逸仲,一字秋渚,號放翁,冏卿鶴山公仲嗣也。於臺爲曾伯祖。其先代世系、生卒年月,譜詳之矣。先是,冏卿公得分禾中田宅,康熙初遂字籍嘉禾,以桐邑選貢任武義縣訓導,事載《嘉興府志》,其略曰:太僕卿王益朋子士駿,武義學博,品行超群,有《清貽堂詩鈔》、《洛游草》、《閒居偶集》、《丙寅隨筆》、《武陽雜咏》、《奚囊隨筆》,《鷦軒雜著》、《清貽堂集》行世。

P699

【湖泊】

P700

柘湖,在府南七十里。湖中有小山,生柘樹,因以爲名。《吴越春秋》、《元和郡國圖志》云:海鹽本秦縣,漢因之。其後縣城陷爲柘湖,移於武昌鄉。後又陷爲當湖。宋《武帝紀》云晉隆安五年,孫恩北出海鹽,帝築城於故海鹽,恩知縣不可下,進攻滬瀆,則帝嘗於是築城矣。又《吴地記》:秦時有女子入湖爲神。湖周廻五千一百一十九頃,其後陻塞,皆蘆葦之場,今爲湖者無幾。〔册二十卷二二六六頁十二〕

《柘湖》:展武沉淪後,波澄一鑑明。桑田復更變,觸目總柴荆。〔册二十卷二二六六頁十二〕

滮湖,在嘉禾縣南。〔册二十卷二二六七頁二〕

永安湖,在縣南四十五里澉浦鎮,周回一十二里。考證此湖亦田也,後濬爲湖,潴水以灌三村十六保之田,遂爲膏腴。湖中之税,均於田上,是以税頗重,而無旱患。深一丈五尺,東南入海,水瀰漫則放於海。〔册二十卷二二七一頁五〕

長湖,在縣西南五十里,周回三里二百步。〔册二十卷二二六七頁三十一〕

上谷湖,在海鹽縣西六十里。〔册二十卷二二七一頁一〕

【官署】

織染局,宋無。元朝在府治西,今府公廨基是也。設官與雜造局同。張士誠竊據,並不設官。自内附。皇朝移置於府治東閲武坊内,設大使、副使各一員。〔册一百七八卷一九七八一頁十六〕

P701

【宫室】

〔堂〕

順親堂,在舊府判西廳。今爲織造局。〔册七十卷七二三八頁一〕

志隱堂,在舊府判西廳。今爲織造局。〔册七一卷七二三九頁十五〕

【祠廟】

陳山顯濟廟,在海鹽縣。紹熙元年六月,旱暵,知縣李直養因禱於龍君,得小龍以歸,就縣廳設醮三日,後果雨。是歲大稔,聞於朝,進封龍君爲廣惠淵靈侯,龍母爲龍君夫人。紹熙二年,李直養建新龍君、龍母二大殿,裝龍君像,塑侍衛八軀,塑龍母、四龍王像置供,且繪龍於壁,自廟門而下,皆一新之。〔册一百七一卷一八二二四頁十二〕

【寺觀】

天慶觀,在郡西。《嘉禾百詠》詩注:七賢遺迹:一嚴陵陽燄,二蹇子處水,三葛洪書額,四吴道子貌真,五張僧繇以致殿宇無燕雀巢,六顧虎頭神二爲巢賊竊去,七飛仙,失名氏。遭兵火並無存者。外有唐開元鐘、梁朝檜、七寶上帝像。〔册一百七一卷一八二二四頁三〕


中华书局2004年版

P702

【官署】

嘉禾府雜造局,宋無。元朝,局在行用庫後。設官大使、副使各一員。元末,張士誠竊據,並不設官。自内附,皇朝移就府東蘭桂坊内置立,設大使、副使各一員,係正、從九品。〔册一百七八卷一九七八一頁二十二〕

【倉廩】

大有倉,在宋外三縣,倉去子城二百三十五步,即惠民、常平倉之地。元朝外三倉,在通越門内大安橋西,設官監支納,大使、副使各一員,自内附。〔册八一卷七五一四頁三十三〕

嘉興倉,宋朝在子城西南一里一百步。元朝在府治後西北。皇朝在府治後,倉仍舊。添建左倉,在中正橋西,右倉在縣學東。〔册八一卷七五一六頁四〕

【古蹟】

黄巢弄,在縣南三十六里茶院之南,有石屋,皆巢舊巢穴也。〔册一百三五卷一三〇八三頁六〕

P703

【人物】

嘉興縣宋方誼,字賓王,本桐廬人。孝宗乾道四年,侍父務德侍郎徙居是邦之北門,爲朱文公門人。文公集中,有相與問答語。家有「希賢齋」扁,亦文公所書也。〔册二九卷二五三七頁二〕

陳令舉,嘉興人。仁宗嘉祐四年,應材識茂異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擢爲第一。是時公已登進士乙科矣,復中是選,故文章聲名,赫然在人上。始授光禄丞,簽書壽州判官,宰山陰,秩未滿,詔試館職不就。會朝廷行青苗法,上書力詆且自劾,因忤執政,貶監星江酒税。公在貶所,日與太博劉凝之跨雙犢以窮泉石之勝,自號白牛居士。公直道自信,無所回橈,遂絶意仕進,得著書立言,有《都官集》進卷行於世。蔣之奇序東坡六客,公與焉。《江州寓公傳》令舉,秀州人,博文强記,擢進士第,又中制科。熙寧中,爲山陰令,以不奉行青苗,謫南康監税。初見廬山,欣然賦詩曰:「泝洄江上山,千里皆可愛。忽見匡廬峰,氣勢一何大。崔嵬青天屏,靉靆白雲蓋。藤蘿拂金繩,瀑水掛玉帶。未雨龍穴藏,摩空鳥飛礙。疑非紅塵間,邈在萬物外。聞有高世士,眠雲不知載。飲露飡朝霞,嘯月下天籟。軒冕何足道,天地乃投芥。吾能與之游,無庸去浮海。」既抵郡,又賦十絶,有曰:「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煙源處税漁樵。官麄事冷人應笑,免對青苗强折腰。自古匡廬是勝遊,謫臣何敢計淹留。城中未有看山處,客館僧坊謾舉頭。」時劉焕致仕居廬山,林泉之嗜略同,遂相與乘黄犢遊覽,嘗以六十日之力盡南北山水之勝。〔册四五卷三一四二頁十四〕

P704

宋王明清,字仲言,本汝陰人。寧宗慶元間,寓居是邦。官至朝郎。有史才,嘗著《揮麈録》及《玉照新志》。〔册七三卷七三二八頁四〕

宋輔廣,字漢卿,號潛庵。父達,本河朔人。高宗南渡時,居是邑嘉興崇德縣。公素不願仕,潛心實學,從吕成公遊,後登朱文公門。自祠官歸隱,以著書爲己任。有《六經釋》、《四書問答》、《通監説》、《師訓編》、《日新録》、《雜著藳》,皆藏於家。扁其堂曰「傳貽」,蓋傳之先儒,以貽後學也。邑大夫家之柄爲建傳貽書院,今廢。〔册一百六十卷一四九一二頁四十四〕


中华书局1965年版


P640

嘉興志補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鄒衡撰。衡、嘉善人。初、宋嘉定甲戌、岳珂守嘉禾、始命關栻創郡志、未成。元至元閒、郡博士徐碩續爲三十二卷。明宏治中、郡守柳邦用再加纂輯、衡復取宋元諸志、增所未備。其已見於柳志者不錄、故謂之志補。書成於正德元年。卷首竝載徐碩舊志唐天麟郭晦二人序。蓋欲表舊志義例、故存其原序、以見端末也。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P56

鮑恂,字仲孚,嘉禾人。元氏乙亥科《易》經進士,爲本朝文淵閣學士。爲人慎重不可狎,而學行名天下。有《學易舉隅》行於世,後以事累,卒於外。


P128

解纜出汪涇五里而至汾湖,東西袤十八里,南北如之,湖分一半,一屬嘉禾,一屬姑蘇,故名汾湖口。

P204

李息齋竹卷

秋清野思。款云:『大德庚子冬十二月,息齋居士爲友人仇仁父作於嘉禾之寓舍。』

P253

謝時臣山水明嘉靖廿六載丁未,吴門六十老人謝時臣遠遊荆楚,登太和,次大别,梯黄鶴樓,涉匡廬,下揚子江。舟中推蓬取興,敢與谿山寫真,積成長卷計三〔一〕幅,遥寄嘉禾少溪草堂。少溪賞識名家,此筆得所歸矣。


P8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仿煙江疊嶂圖

右東坡先生題王晋卿畫,晋卿亦有和歌,語特奇麗,東坡爲再和之。意當時晋卿必自畫二三本,不獨爲王定國藏也。今皆不傳,亦無復摹本在人間。雖王元美所自題家藏《烟江圖》,亦自以爲與詩意無取,知非真矣。余從嘉禾項氏見晋卿《瀛山圖》,筆法似李營丘,而設色似李思訓,脱去畫史習氣。惜項氏本不戒於火,已歸天上,晋卿迹遂同廣陵散矣。今爲想像其意,作《烟江叠嶂圖》。於時秋也,輒臨秋景,於所謂「春風摇江天漠漠」等語,存而弗論矣。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


P1

一、李日华生平、著述与艺术

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嬾,又号九疑、冏卿,室名紫桃轩、六砚斋、味水轩、恬致堂,浙江嘉兴人。

据《嘉兴府志》载:“嘉禾之俗,人士好文而崇学,衣冠文物焕然可观。”李日华正是明代中后期嘉兴地区这种风俗的代表。在当时以及后世对于李日华的评述中,对他性格描述最多的是“恬澹和易,与物无忤”;而文艺上则是“精于鉴别”、“博物君子”。古代文人学者常在公文、著作中署名以及介绍自己时,在姓名之前冠以家乡地名或古称,以示渊源出处。李日华家乡为嘉兴檇李,所以称为嘉禾李日华或檇李李日华,他的著述之一就有《檇李丛谈》。嘉禾即嘉兴,檇李为嘉兴区域古地名,可远溯至春秋时期,《春秋·定公十四年》中有“於越败吴于檇李”的记述。檇李或称“醉李”,为果品之名,今尚有,产地在浙江嘉兴地区桐乡一带。据清代《醉李谱》记载,春秋时吴和越交兵,时盛产醉李的桃园亦筑城拒吴,后有“醉李城”之说。又据桐乡当地民间传说,春秋时美女西施喜食李子,吴败越后,吴王夫差曾携西施到此游玩,并赐名“醉李”。又说吴王夫差曾醉西施于此,故又称“醉李”。据考证,李日华在家乡所筑的居处“恬致堂”,在嘉兴城区春波门外螺蛳浜,今为浙江嘉兴城区解放路螺蛳浜一带。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P40

吴仲圭鴛湖圖

梅花道人品地絶高,不專志於畫,故傳世者多簡略,而愈增其韻致。予初僅見其墨竹,嗣乃得其《鴛湖圖》。道人嘉禾人,鴛湖乃嘉禾勝境也。筆法秀遠,得董、巨之妙,而此畫尤其合作。文三橋彭官嘉禾時,題一詩於上。亂後已入傖父家,予以趙子昂《芭蕉美人圖》易得之。世傳仲圭少好劍術,偶讀《易》,乃一意韜晦,隱武塘賣卜。又厭而潛迹委巷中,繞屋植梅,日哦其間,因號「梅道人」。後預治壙,自題云「梅花和尚墓」。及兵亂,諸墓被伐,而獨以和尚墓獲免。蓋元之高隱,後世乃以畫掩之也。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P1724

嘉禾寺禪院

碑徐楚璧撰,姚思義八分書。開元八年八月。


P4

二、吴騫與當時學者的交往

吴騫除了藏書、著述以外,還喜交游。曾置舟一葉,因得陶詩而名其舟曰『陶舫』。

直至嘉慶十七年,先生以八十高齡還往返於嘉禾一帶:正月二十日『與同人集硤石公祠設祭』。四月十五日『至硤石,過蔣夢華園觀項孔彭《尚友圖》』。九月初四『偕小洲至靈隱,以續編詩稿入藏,交僧收堂』,初七『至荔子峰拜張蒼水司馬墓』。直至嘉慶十八年,先生因患肺病,步履艱難,方告别相伴半個世紀的『陶舫』,不久即歸道山。


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


P1

考之史籍,董棨(1772-1844)字汉符,号乐闲,又名梅泾老农,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天资聪慧,品性耿介慷慨,品德高尚,与嘉兴张廷济、海盐吴东发、张燕昌、平湖朱为弼、海盐僧达受、秀水朱梦泉、嘉兴道士赵莲等人,均以书画篆刻名传于世,时称“嘉禾八子”。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P685

徐貞木,字士白,又字白榆,嘉禾人。《嘉興府志》:「士白書法鍾王,工篆刻,人争購之。」


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版


P266

翟大坤

字雲屏,浙江嘉禾人。好書畫,書學《十七帖》、孫過庭。《墨林今話》

P319

周邰

字于封,號太平里農,浙江嘉禾人。書有板橋風格。《墨林今話》


中华书局1979年


P45

〔吴潘冢磚〕 文曰“嘉興象西潘儒南父母墳塋磚”十二字,又兩頭有曰“潘冢”、曰“潘墓”,皆篆書,共十六字。浙江嘉興、海鹽諸處委巷頽垣中,往往有之,其書法非隸非篆,絶似國山碑。張𦬊堂金石契定爲孫吴時磚,引赤烏五年避太子和嫌名,改嘉禾爲嘉興,亦一證。

徐世昌编,闻石点校 中华书局2018年版


P994

往嘉禾行鶯脰湖中

客游倦休憩,孤帆乘蹁躚。緒風薄千里,泠泠桂楫間。荇芰發照耀,荑柳媚清漣。仰望碧雲合,曠然知空山。倒景不能發,餘暉生紅泉。愁來憤方結,理至累已捐。滌蕩悦心耳,杳冥思神仙。琴高騎赤鯉,揮手隨芳煙。波瀾虚曉月,渺渺區中緣。去去謝湖水,綢繆永勿諼。


P2683

馮允升,字仲孚,代州人。雍正癸卯進士,官嘉禾知縣。有《惕齋詩集》。


P2683

嘉禾寓中聞秋蟲

何處瓜畦絡緯聲,虚堂攲枕正三更。旅人本少思鄉夢,都被秋蟲暗織成。


P4082

嘉禾道中

扁舟入於越,回首望句吴。草樹裴休宅,風煙范蠡湖。漁歌争晚渡,桑婦有蠶租。舊事滄波逝,何人識霸圖。


P6276

庚戌九月自吴返越嘉禾道中

澹日西風瘦不勝,幾家修竹間桑塍。柳陰一棹輕於葉,玉額吴娃唤賣菱。

猶有殘蟬挂别枝,紡車聲亂荳花籬。蘋鄉又聽新蛩語,寒女功裘待上機。

晚來停棹傍茶庵,鐙火人家炤碧潭。恰似吴娘好眉黛,語兒涇畔月初三。


P6855

張鳴珂

張鳴珂,字玉珊,一字公束,晚號窳翁,嘉興人。咸豐辛酉拔貢,歷官義寧知州。有《寒松閣集》。

詩話:嘉禾詩派自錢籜石後别開境界,公束則守朱、李舊風者,才情雖弱,格韻自真。兼工倚聲,承黄韻珊之學,造詣似在詩上。


P8082

陳書

陳書,號上元弟子,晚號南樓老人,秀水人。堯勳女,同縣錢綸元室,太傅、諡文端陳羣母。有《復庵詩稿》。

詩話:南樓數歲能誦詩習禮,見法書名畫,摹寫逼真。母錢太夫人恐妨女紅,禁之,夢神語曰:「吾授爾女筆,當以翰墨名世,其勿禁。」始命從師,盡受諸經。嘗繪古列女像,於室朝夕省觀。嫁後家貧,紡入僅供饘粥,不足則鬻畫以繼。自教諸子,課讀於紡車旁。文端既貴,繪《夜紡授經圖》,自識樂府。蒙裕陵題詩,有「嘉禾賢媛」之褒。南樓工畫山水、人物、花鳥,並臻逸品。平生潛心《易》理,取復卦名所居小室曰「復庵」。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P12

嘉禾

晨發嘉禾城,晴日舒我顔。水深野岸闊,驛古秋花斑。

回頭指點中,已過三塔灣。少年所遊地,頭白今始還。

沙鷗喜我還,來往清波間。願爲忘機翁,與爾俱投閑。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P758

周尊師小傳

周尊師,名玄真,字玄初,世居嘉禾,後遷於姑蘇。其父月心通陰陽家言,用達官薦,爲其學教授。母林氏。玄初生八歲,教授君殁,獨隨母以居。踰四年,忽有龐眉翁類道人劍客者過之,愛玄初精神溢目,不類塵中人,製道家冠服被之。玄初果喜。又二年,會上真道院施如意囊,囊貯諸物,集四方人使探鈎取之。玄初欣然仰天祝曰:『我誠探得第一,即離俗無疑。』已而果然。乃走嘉禾紫虚觀,從李拱瑞爲道士。拱瑞,南谷杜真人高第,以道行聞,既得玄初,授劾召鬼神之術。開元寺沙彌爲狐所媚,羸瘁垂死。玄初嘘氣禁咒之,狐即躍出,衆殺狐,其疾輒愈。范庭芳之子曰孟奎,庭方鍾愛如重璧,蛇鬼侵之,沈痼不能脱。玄初飛符往劾,蛇鬼遂絶。玄初不以爲已足,尋受靈寶大法於曹桂孫。會吴越被兵,游魂出爲厲。玄初建壇陳醮祠,白鸐〔一〕五十回翔壇上,久而後去。及浮河燃燈,二燈飛起,高懸柳枝,人驚以爲神功。萬夫長沈實母殁,痛念之弗置,聘玄初修祠事。實因問曰:『聞君能召鸐,有諸?』玄初曰:『然。』遂趣神要之,素羽翩翩自空而來,凡四十又二,若果屬其指呼者。實喜,復問曰:『君能致吾母魂魄乎?』曰:『可。』即剪紙爲旌,令童子執之。玄初左右顧視,作叱嘯聲。旌重將壓地,母降于童,音聲威儀如平生,實與家人環之以泣。

[明]貝瓊 著 楊葉 點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P474

嘉禾道中

秀州城下雪漫漫,一客東歸更覺難。雁度空江寒月黑,馬嘶長路曉風酸。吴趨欲賦知誰和,漢節忘〔一〕回不復看。俯仰乾坤正蕭瑟,雲間身寄一枝安。

[明]夏原吉 撰 朱樹人 等 校點 岳麓书社2012年版

夏原吉集 > 卷五 > 七言律诗 > 重游嘉禾天宁寺P54

重游嘉禾天宁寺

前日曾留坚密轩,煮茶话旧夜无眠。此来重访山中客,再说三生石上缘。白鹤刷翎苔点雪,苍麋砺角竹分烟。何由顿谢尘纷事,也买蒲团学坐禅。

[明]沈周 撰 湯志波 點校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石田稿 > 乙未(成化十一年作) > 送周桐村二首 P235

送周桐村二首

「送周桐村二首」,原作「送周桐村歸嘉禾二首」,弘治本、《詩選》、《先生集》作「送周桐村」。

白髮烏紗將八十,文章談笑見楊雄。風流不减三年别,未許尊前稱阿翁。看到梅花十萬株,清吟一月住姑蘇。城中屏幛「幛」,弘治本、《詩選》、《先生集》作「障」。都題遍,施與吴人百斛珠。

[明]卓明卿 撰 錢志坤 點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卓光禄集 > 卷之一 五言詩 > 嘉禾夜泊呈茂長 P37

嘉禾夜泊呈茂長

繫纜平橋外,城頭暮雨懸。孤燈照浮白,二客對譚玄。野暗天連水,江空樹帶煙。蘼蕪漁唱起,愁絶不成眠。

P68

溪上夜集送楊郎還嘉禾

風塵重見可憐人,幾到陽臺夢未真。不謂弱齡能解事,却令老態轉相親。欲歌未吐紅妝濕,强飲難消翠黛顰。檇李盈盈衣帶水,桃花何處問通津。

P82

送范典簿之嘉禾别駕

與君同客未同歸,潞水晴波彩鷁飛。總爲王程心去亟,還因江國歲仍饑。雨餘秦駐烟雲迥,天入鴛湖草樹輝。恰喜敝廬臨化邑,行春一爲問漁磯。

[明]董其昌 著 李善强 點校 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版

補輯閩本容臺集 > 别集卷之二 跋 > 跋古帖 P830

跋古帖

萬曆庚辰,觀於嘉禾烟雨樓。己丑,客有携至京者,留案頭閲月,覺趙集賢無佛地稱尊語亦不爲過。蓋漁陽熟於草聖,結撰俱出古法,差爲獨勝耳。學趙易於學太常,即是二公辨處。

[明]董其昌 撰 李善强 輯 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版

董其昌著述序跋輯佚 > 又董文敏書騷詩畫荆關倪米卷 P428

又董文敏書騷詩畫荆關倪米卷

壬子秋,乘潮嘉禾,得此卷於亂紙中,因漫書詩騷數首,以餘册作關、荆、米、倪諸筆意,聊遣興耳,無足大觀也。其昌識。

八月十四日,玄宰寫於嘉禾道中。

[清]李漁 著 王翼奇 點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笠翁一家言文集 > 笠翁文集 > 卷四 聯 > 嘉湖守憲金公璋公祖二聯 P242

嘉湖守憲金公璋公祖二聯

一身執法而百職無私,試聽里咏途歌,霅水頌聲同霅水;群吏奉公而萬民樂業,但看農耕婦饁,嘉禾田地盛嘉禾。道場山下聽謳歌,稱我公之德者,皆云高似峴峰,深同苕水;烟雨樓前聞頌禱,介神君之壽者,則曰茂同槜李,盛似嘉禾。

笠翁一家言文集 > 笠翁文集 > 卷四 聯 > 賀嘉禾太守盧耀斗擢三台巡憲P242

賀嘉禾太守盧耀斗擢三台巡憲

物阜民安化已成,雖云移鎮天台,餘澤猶堪及槜李。河清海晏功方始,豈止屏藩全浙,遐威直可庇閩中。

笠翁一家言文集 > 笠翁文集 > 卷四 聯 > 嘉禾司馬季闢山公祖 P248

嘉禾司馬季闢山公祖

引經折獄少冤民,允矣儒臣矩度;飲酒賦詩多暇日,依然名士風流。

笠翁一家言詩詞集 > 笠翁詩集 > 卷二 七言律 > 贈嘉禾太守盧耀斗 P177

贈嘉禾太守盧耀斗

近日龔黄孰有聲,禾中太守最神明。位經數轉年猶少,政未三年化已成。若論才猷非宰牧,但觀骨相是公卿。即教秉鉞常居外,也似難兄面百城。

[清]李漁 著 吴戰壘 點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笠翁一家言詩詞集 > 笠翁詩集 > 卷三 > 五言絶 > 中秋日抵嘉禾P226

中秋日抵嘉禾

佳節抵嘉禾,停橈即放歌。衹須明月好,何必主人多。

[清]方文 撰 胡金望、張則桐 校點 黄山書社2010年版

方嵞山詩集 > 嵞山集 > 卷一 > 五言古體 > 病中柬錢吉士 P6

病中柬錢吉士

夙齡抱微尚,思君良有年。吴門罕觴詠,白下曠舟旋。山川修且阻,中懷鬱不宣。三復蒹葭詩,怊悵誰爲傳。伯宗游虎丘,尺書因風發。君復游嘉禾,雙魚冷秋月。思情日已深,音問日已闕。三年不相見,微衷詎能竭。憶昔城南寺,道體方違和。杜門謝車馬,不敢頻相過。今兹來長干,我病且奈何。撫枕長歎息,仰天發浩歌。

方嵞山詩集 > 嵞山集 > 卷三 > 七言古體 > 送錢而介歸檇李 P82

送錢而介歸檇李

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獨多。其間最愛錢伯子,稱詩命酒頻相過。可憐一别十三載,雨散風流竟安在。蹇予屈蠖歸南都,君亦蟠龍卧東海。東海南都千里餘,山川寥廓音問疏。離情耿耿向誰訴,開篋見君前日書。今春理檝錢塘歸,重到嘉禾訪君扉。君復揚舲游白下,湖橋悵望江雲飛。及歸南湖春已暮,人言君在桃葉渡。冒雨相尋古寺中,握手歡然道情愫。故人握手雖足歡,歡情未了興慨歎。天上歲星過一紀,人間恨事盈千端。男兒立名苦不早,意氣就衰顔色槁。牀頭破甕有老春,且復與君共潦倒。吁嗟蒼天必欲窮我身,何爲突兀生斯人。但使斯人身不死,安能扼抑長賤貧!錢子錢子且歸去,饑寒困苦何足慮。會當簪筆承明廬,立馬相逢杏花處。

P204

李明府祈雨有應鐫詩于壁屬予和之 P204

潛龍蟠水窟,仙令禱山阿。一縷夏雲起,千畦時雨過。誠能答神貺,旱不損嘉禾。況有詩題石,仁風扇薜蘿。

P661

方嵞山詩集 > 嵞山續集 > 後編 卷一 > 五言古體 > 嘉興贈項嵋雪 P661

嘉興贈項嵋雪

我友顧與治,嘗言項嵋雪。襄毅之曾孫,俶儻爲人傑。平生重意氣,取友腸最熱。贈童雖小事,亦可觀一節。中年宦荆楚,元非意所屑。數月解組歸,高義師前哲。從此益攻詩,詩情何皎潔。秋水匯鴛湖,不受纖塵涅。我心嚮往之,山川路阻絶。今歲游嘉禾,相訪意殊切。君卧聞我來,倒屣不及曳。亦言相慕久,此日慰勞結。因出顧翁詩,十年字未滅。珍重笥篋中,開函尚悲咽。冬青一尊酒,山茶花下設。同心有二朱,談笑共愉悦。縱飲期終宵,入夜安忍别。留宿其書齋,齁聲四鄰徹。天明始還寓,清興猶嶻嶭。疾書二百言,聊以盡曲折。

[清]宋琬 著 辛鴻義、趙家斌 點校 齊魯書社2003年版

 安雅堂未刻稿 > 卷三 五言律詩 > 韞退嘉禾之變墜水得免未幾家兄與余溺焉亦幸無恙作此志慨并寄趙子 P410

韞退嘉禾之變墜水得免未幾家兄與余溺焉亦幸無恙作此志慨并寄趙子

筮得號咷兆,鮫宫幾與鄰。何堪同作客,各訝再爲人。世亂輕膚髮,時危聽鬼神。鄉關那可望,日夜泣波臣。

[清]方孝標 撰 唐根生、李永生 點校 黄山書社1996年版

鈍齋詩選 > 卷九 五言近体三 > 雪泊嘉禾因访张蘧林 P156

雪泊嘉禾因访张蘧林

一冬浑不雪,已识早春寒。风逐高城动,湖连晚雾宽。生还怜有骨,久别话无端。本为阴寒驻,翻同访戴看。

鈍齋詩選 > 卷十 五言近体四 > 乙酉避乱嘉禾实生儿旅舟中作此示之 P181

乙酉避乱嘉禾实生儿旅舟中作此示之

此地昔生汝,钟灵或有天。回头争战日,细数读书年。已见长齐父,安能我似前。少陵诗继祖,德薄愧青毡。

鈍齋詩選 > 卷十 五言近体四 > 晚发嘉禾 P182

晚发嘉禾

岁熟江村密,斜阳岂惮征。轻装随野水,晚树别高城。缆缓容书字。波清爱濯缨。莫愁沽酒暮,新月已柴荆。

[清]陳廷敬 著 張建偉 點校 三晉出版社2015年版

午亭文編 > 卷二十 今體詩 > 嘉禾道中三月晦日作三首 P367

嘉禾道中三月晦日作三首

行盡吳洲望越峯,竹枝桑葉晚烟重。送春此處辭人去,來歲春歸何處逢。

望裏平蕪水碧灣,嵯峨心在兩峯間。故園此日春歸路,東去千山與萬山。

客舍桑乾已白頭,故鄉迢逓在并州。吳山越水三千里,歸夢時時過薊樓。

[清]王原祁 著 毛小慶 整理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

王原祁集 > 附録三 交游貽贈詩文選輯 > 詩 > 次韻寄題嘉禾鄒山樵秋水閣 P297

次韻寄題嘉禾鄒山樵秋水閣同前

湖頭楊柳挂疎煙,竹漵花汀境似仙。結屋也能從我好,杜門寧肯受人憐。牕收野色漁村外,簾捲斜陽蟹舍邊。水檻蕭閒書畫好,看來何異米家船。

草樹微茫舟里堤,鶴洲西望對清溪。湖疑煙雨濃時闊,天似雲霞盡處低。夢裏春帆過舊路,圖中秋水入新題。王麓臺都諫有《秋水閣圖》。梅花繞屋知無數,真是高人有逸妻。

[清]袁枚 著 王英志 編纂校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小倉山房詩集 > 卷二十六 > 雨夜泊嘉禾訪陳梅岑秀才次日喜晴同游烟雨樓三塔寺 P194

雨夜泊嘉禾訪陳梅岑秀才次日喜晴同游烟雨樓三塔寺

久輟牙琴感索居,一朝親叩子雲廬。船衝急雨剛停槳,手握詩人便起予。嬌女抱來冰雪似,華堂指點火焚餘。卅年世好三年别,説到深情海不如。

相約鴛湖打槳行,萬金難買此宵晴。一樓烟雨人初到,三塔風光水正生。桃尚留花待殘客,柳如招我過清明。白頭愛話悲歡事,紅盡桅燈未入城。

[清]王鳴盛 著 陳文和 主編 中華書局2010年版

西沚居士集 > 卷十九 七言律詩五 > 嘉禾道中清明感悼嗣墍 P286

嘉禾道中清明感悼嗣墍

笠澤輕濤漫放舟,滮湖小泊思悠悠。病身止酒孤春色,客路殘花動别愁。通子勝華魂已斷,紙錢麥飯淚長流。杜鵑啼血聲聲苦,嘆逝傷離易白頭。

西沚居士集 > 卷二十三 七言絶句二 > 夜過嘉禾 P 364

夜過嘉禾

王江涇頭潮接天,杉青閘外月娟娟。空濛好片南湖水,汗腳何时蹋釣船?

柈湖詩録 > 卷之四 七言律体 > 自嘉兴两日抵杭州 P156

自嘉兴两日抵杭州

嘉禾城侧晓风舟,磊石门边晚雨留。只爱御儿多剩水,不怜翁子有遗丘。朱买臣墓在嘉兴城内。

镜中山向云中出,树里船从画里游。便是行程迟较好,何须几里问杭州。

[清]沈善寶 著 浙古2013年版

鴻雪樓詩選初集 > 卷五 丁酉 > 過嘉禾三塔寺 P131

過嘉禾三塔寺

櫂歌聲接采菱歌,水鳥沙鳧兩兩過。湖水倒涵三塔影,夕陽紅處畫船多。

清 蒋学坚著 浙古2022年版

懷亭詩續録 > 卷五 > 戊申 > 自題紀事三十圖册 > 南湖春泛

南湖春泛

湖上杨柳阴,湖中桃花浪。鸳鸯飞不归,白鸥随画舫。

饒宗頤 初纂,張璋 總纂 中華書局2004年版

 全明詞 > 徐士俊 > 望江南 > 其四P2131

望江南其四

江南好,屈指是嘉禾。煙雨樓深晴意歛,鴛鴦湖闊浪花多。月下見湘娥。

[清]錢謙益 撰集 許逸民、林淑敏 點校 中华书局2007年版

列朝詩集 > 列朝詩集甲集前編第十一 > 張典寶璧 > 嘉禾 P740

嘉禾 张壁

城樓倒影落湖波,湖上風帆鏡裏過。歸客自炊菰米飯,小娃争唱《竹枝》歌。梭頭艇子輕於葉,雪色沙鷗白似鵝。此地將軍戰時血,春來丹漬蘚痕多。

列朝詩集 > 列朝詩集丙集第九 > 祝京兆允明 > 秋晚由震澤松陵入嘉禾道中作 P3336

秋晚由震澤松陵入嘉禾道中作二首晚

發西南郭,秋深雨氣偏。人家低似岸,湖水大於天。日崦長如閣,風檣不用牽。辭燕還入越,才費半流年。湖尾横波急,船頭轉港頻。幾家危傍水,一木老存身。黄菊看如客,青山坐送人。空舟隨處泊,不用擇行鄰。

列朝詩集 > 列朝詩集丁集第五 > 盧太學柟 > 登西城嘉禾樓重送張㠠山赴部 04388

登西城嘉禾樓重送張㠠山赴部

高樓西望縈空煙,南風渺渺吹河船。碧沙細草遠相送,一夜飛過黎陽川。驚魂如縷隨君還,恨無雙翼凌青天。魏闕霾陰雷隱怒,灞水横波不可渡。此時揮手垂堪悲,千里相逢未有期。燕臺倘值悲歌飲,擊筑先尋高漸離。

[清]朱彝尊 選編 中华书局2007年版

 明詩綜 > 卷十二 > 李曅 > 嘉禾P529

嘉禾

晨發嘉禾城,睛日舒我顔。水深野岸闊,驛古秋花斑。回頭指點中,已過三塔灣。少年所游地,頭白今始還。沙鷗喜我還,來往清波間。願爲忘機翁,與爾俱投閒。

 明詩綜 > 卷三十一 > 徐禎卿 > 嘉禾道中 P1555

嘉禾道中

檇李城何在,蕭條草樹存。未醒吳苑酒,已動越鄉魂。問水來天目,看桑過石門。愁聞鶺鴒語,寧聽楚山猨。俞右吉云:道吾鄉風景者多矣,方萬里出戶即乘船,徐昌穀看桑過石門,語似淺而實切。

明詩綜 > 卷九十九 > 無上宮道人 > 仙游歌 P4545

仙游歌

《靜志居詩話》:萬曆庚寅秋,古鄮吳道人以符籙游江、淮間,尋抵嘉禾,仙降于周處士履靖逸之宅,有曰:「無上宮道人有曰:『崖老縛筆于卟,揮灑若風雨之驟。』由是彭輅子殷、文嘉休承、皇甫汸子循、張之象月鹿、侯一元舜舉、李奎伯文、仇俊卿謙之、馮皋謨明卿、莫雲卿是龍、李日華君實,異而交和之,處士裒爲一卷,子殷序之,君實跋其尾焉。

君不見蓬萊縹緲三山幽,天風萬里群仙游。光分日月五城界,春滿烟霞十二樓。洞門桃花歲復歲,巖前桂樹秋復秋。群仙游兮上玉京,翩翩自適春風情。鞭龍或耕瑶草去,騎鹿愛遶青松行。感藻日之遄征,歎浮生之易邁。信人間之可哀,留幔亭而髙會。有時采藥來天台,迷花宿霧臨瑶臺。五三六點靈雨滴,百千萬樹棃花開。主人置酒初醱醅,我今暢飲休相推。風光如此不盡醉,虚負青華赤玉杯。

[清]阮元、[清]楊秉初 輯 夏勇 等 整理 浙古2012年版

兩浙輶軒録 > 卷三十九 > 如曉 P2808

如曉

如曉,字萍踪,蕭山人,錢塘烏石峰僧。著《巖艇草》。

《杭州府志》:如曉,失其姓。幼不知書,年二十餘入臨安山中,獨棲古廟。深山月朗,見竹影在地,豁然有省,折桂枝畫爐灰,遂善書。至錢塘,結茅烏石峰側,名曰『巖艇』。

朱彝尊曰:萍踪栖隱天台石梁下,晚居湖上,往來嘉禾,有《萍踪道人詩草》行世。

[清]李兆洛 編 朱隽 點校 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

 舊言集 > 初編 > 趙汸如 > 嘉禾道中望鶯脰湖 P401

嘉禾道中望鶯脰湖

晴嵐遥指鏡中山,淼淼煙波湧翠鬟。瘦影最憐珠樹鶴,白雲飛盡不知還。

年來行處慎風波,可奈扁舟不繫何!只合此間浮艇住,滿江晴雪挂魚蓑。

兩浙輶軒續録 > 卷十八 > 戴殿泗 > 嘉禾攬古四首 P1046

嘉禾攬古四首

望盡平畦際碧天,胥山一點小於拳。江湖網落塗泥國,周漢雲争叔季年。地有連城供百戰,人聞捨宅媚三禪。古來興滅知多少,卻寄遥情煙雨邊。

梵王舊宅金明寺,千古猶傳范相家。棹拂湖波長不返,樓懸妝鏡向誰誇。門成磊石輕蒲蠃,井起神光映落伽。十策至今徵富國,翩翩墳衍説桑麻。

派接臨苕衆水趨,清漣淰淰散濱湖。星精騰處光凌斗,地壤開時賦入吴。舊國稔知魚樂在,高城遥識馬嗥無。平樓極望參瀛海,霞氣滄茫映緑蕪。

鴛鴦湖色鏡紋平,蕩槳菱歌曉夜清。黛柏雲松偃王廟,文絲白紵女兒城。橋名内相虹猶跨,寺首金王象欲鳴。盡日澄光看不足,伴誰煮茗瀹雲英。

許結 主編 凤凰出版社2018年版

歷代賦彙(校訂本) > 卷第七十九 室宇 > 煙雨樓賦

清代閨閣詩集萃編 > 鴻雪樓詩選初集 > 卷五 丁酉 > 過嘉禾三塔寺 P4446

過嘉禾三塔寺

櫂歌聲接采菱歌,水鳥沙鳧兩兩過。湖水倒涵三塔影,夕陽紅處畫船多。

兩浙輶軒録

[清]阮元、[清]楊秉初 輯 夏勇 等 整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P2

王庭

王庭,字言遠,號邁人,嘉興人。順治己丑進士,廣州知府,累官山西布政使。著《秋聞》《三仕》《二西》《漫餘》諸草。

《池北偶談》:邁人廉介不苟,所至以清惠稱。罷歸,足蹟不入城市,常衣布袍行田間,人不知其爲故方伯也。

《曝書亭集》:先生居長水之南,少與仲兄介人以詩倡和。既而登進士,歷官方伯,凡山川風土廢興之蹟、友朋離合之感,皆見於詩,不傍古人,不爲格律聲調所縛,類發乎心性所得,而絶剽賊之患,蓋卓然可傳者也。

《檇李詩繫》:王庭成進士後,授廣州知府,歷陞江西、山右布政,乞歸。其爲詩視倦圃先生,猶昌谷之於何、李也。

《梅里詩輯》:方伯母盛夫人未于歸時,有神嫗見之曰:『當生貴子。生有青記者,佛門中來。紅記者,道門中來。』及生,果有青記。成進士,初釋褐即爲郡守。辛卯、甲午粤東鄉試,以太守爲同考,皆異數也。屏藩江右,奏免浮糧數十萬,功德在人。六十一致仕,八十七考終。悠遊林下幾三十年,布衣芒屩,蕭然如寒素。

P35

杜臻

杜臻,字肇余,一字遇徐,嘉興人。順治戊戌進士,庶吉士,累官禮部尚書致仕。著《經緯堂集》《煙霞集》。

《梅里詩輯》:宗伯初捷南宫,年二十五,迨致仕,年六十七。回翔禁近四十餘年,入而寅清夙夜,出而疆理東南,受寵不驚,知止不殆。其予告也,仁皇帝御書『煙霞耆舊』,賜以寵行。優游泉石,康壽令終。其詩于博大中露崛奇氣。宗伯從祖春洲先生名若,有詩名,惜佚不傳。

P102

蔣薰

蔣薰,字聞大,號丹崖,海寧人。由縉雲教諭遷知伏羌縣。著《留素堂詩集》。

朱彝尊撰《墓誌》云:縉雲經亂,無學舍,君僦居樊氏宅。有天際樓,群山羅列案前。君乃講學會文,拔麻成墇、鄭載颺於諸生中,後先取科第。君性耽山水,涉惡溪,梯暘谷,周覽桃花之隘、芙蓉之嶂、縣境諸山,旁及天台孤嶼。迨遷知伏羌縣,考稽禹迹,積石朱圉所至,題名於壁。縣饑,流移載道,君請革除濫徵夙弊,勒碑衢道。於是司府交怒,誣列君罪狀。巡撫以爲過,彈文曰:『知伏羌縣事薰,處凋殘之地,雖無苛政及民,然性近迂闊,賦詩立碑,催科不力,宜加處分,爲曠職之戒。』其云賦詩者,濫徵既除,民猶有不輸者,君作詩勸之。勒碑者,即革除濫徵衢道碑也。君既歸,布衣席帽,徒步瓜塍麥隴間,終年不入城府。詩多至萬篇,手自汰除,猶存五千餘首。特不與騖名者相接,故其詩文不甚傳於時,第取自怡悦而已。

朱文藻曰:蔣薰詩,汪淮選本作嘉興人。俞寶華選本作海寧人。按《杭州府志·藝文》有海寧蔣薰聞大撰《塞翁編》。據蔣詩《曹秋岳招集湖樓偕張登子》題下自注云:『同郡曹溶、山陰張陞。』秋岳是嘉興人。朱彝尊撰《墓誌》稱君爲海寧人,而不言諱字,序中有『薰處凋殘之地』一語,其爲蔣薰無疑。竹垞與蔣同時,其著籍海寧,可爲確據。而汪選以爲嘉興者,亦非無因也。

P106

項玉筍

項玉筍,字嵋雪,嘉興人。由歲貢官景陵知縣。著《嬾真堂詩集》。

《檇李詩繫》:嵋雪爲桂芳子,令景陵,稱循吏。

P108

岳昌源

岳昌源,字泗菴,嘉興人,遷居菱湖。著《經野堂詩删》。

《吴興詩話》:泗菴自嘉興遷歸安,之菱湖,嘗夢遊具區,得句云:『混沌疑包海,空濛欲浸山。』醒,足成之。又《舟次口占》云:『深樹含煙緑,沿堤小艇横。桑陰人不見,但聽翦刀聲。』具有神韻。

厲鶚《叙》略云:讀先生詩,忠厚悱惻,太樸未散,獨挺流俗。扶樹教道,彼緣情體物者流,曾何足以知之?

屠焯

屠焯,字仲昭,嘉興諸生。著《漁莊詩集》。

《梅里詩輯》:先生爲勖齋爌從弟,少嘗受學於勖齋。於書無所不讀,詩多激越之音。錢允武選吴越詩,以捐去秀靡,用其激壯稱之。所著有《周易大義》《四書大義》《輿地考》。

P109

徐楩

徐楩,字庾清,號西溪,嘉興諸生。著《西溪詩草》。

《梅里詩輯》:秋槐、秋閒,二王之後,文學稱詩最早,在鄰若、簹穀諸老之前。骨秀神清,端莊流麗,純是初盛正聲,不雜中晚餘響。

P110

朱茂晥

朱茂晥,字子芾,號芾園,嘉興人。著《顑頷集》。

俞右吉曰:子芾父君籲公,爲文恪公冢子。十年郎署,青袍駑馬,躄躠長安道。晩守楚雄,官署如僧舍,民愛之如慈母。至貧不能歸假,貸於上官,而後就道。論者比之萬石君,而廉過之,則以子芾侍養佐成之也。子芾補諸生,以學古聞。先後從諸父遊長安,及楚粤滇黔篁箐之區,無不遊歷。窮年矻矻,讐經糾史,蠶頭細書,盈尺滿笥,未嘗少暇息。文筆古奥深蔚,淺學者不能句讀,而子芾未嘗一自表著。甲申後,不應試。布衣徒步闤闠中,或手自𢹂持菜把,遇之者不知其爲三公子孫,讀數千卷書,游涉萬餘里,著書滿家者也。

朱彝尊曰:先叔父芾園先生,行第八,少補學官弟子。遠浮名,務實學。先大父守楚雄,萬里從行。繼又隨從祖思恩守,由楚入粤,周覽西南山水之勝,所至以詩筆自娱。及嘉興城破,避兵夏墓蕩之北,有故人邱岳託其子于先生,而浮海入粤,轉徙閩廣以死。先生視岳之子如己子,爲之娶婦,教以學文。居室三楹,書籍、釜鬵、鹽豉、蒜果雜置几案,客過,或自執爨。集中詩所云『三十即悼亡,所苦米鹽并。有時賓客至,手自調吴羹』是也。

P120

王益朋

王益朋,原名聘,字莘民。後改今名,字元之,號隺山,仁和人。順治乙未進士二甲第一人,改庶吉士,歷户科、兵科給事中,累官太僕寺少卿。卒,祀鄉賢祠。著《清貽堂存稿》。

《浙江通志》:益朋官給諫,首疏劾海上鎮將交通賊黨,請按以軍法,後果事敗。他如清鹽政,酌漕運,外復衛所,内復五府,修盛京以重根本,發淮課以奠巖疆,糾貪吏以儆官邪,皆直言無隱。丁酉典試江西,轉太僕少卿,卒于官。有《王黄門集奏議》行世。

《錢塘縣志》:益朋爲諸生,讀書海昌。偶道出臨平,夢幻身虬螭,騰躍雲雷間,有紀事詩云:『朝來忽化赤虬公,兩手推日排天空。紫髯使者傳帝勅,命臣激水南海東。』

《嘉興府志》:王益朋,仁和人,以康熙丙午卜居嘉興北郭外之秋涇橋。

《碧谿詩話》:《貽清堂集》五卷,當時僅刊一卷。孫鑒庵序云:『王黄門鶴山,自其爲布衣時,有公輔之望。起家中秘,擢黄門,歷吏垣都給事。天下之利弊,生民之休戚,無不開口上書,有漢汲黯、唐孔揆、宋常安民之風。』

P122

楊雍建

楊雍建,字自西,號以齋,海寧人。順治乙未進士,由高要知縣行取給事中,累官至兵部左侍郎。著《黄門疏稿》《撫黔奏疏》《弗過軒詩鈔》《景疏樓集》《自怡集》。

朱彝尊《神道碑》略曰:公諱雍建,杭州海寧人。補嘉興府學生員,入國子監。順治甲午,順天鄉試舉人。乙未會試中式,知高要縣事,擢兵科給事中,轉禮科右給事中,再除吏科左給事中,進刑科都給事中。歷左右通政使,太僕寺卿,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入爲兵部左侍郎。以母年高,上章乞終養。既免喪,分命修理高堰,以勞成疾,引還。公在行間,久諳習軍政,西南徼將弁多公拔擢。以是入贊中樞,若明鏡無塵,雖遠畢照。及歸養北堂,晨羞夕膳,以𥼗糲自甘。遇簦笠舊交,胸無冰炭。田衣山屐,舍車而徒行,道者不知爲一品貴人也。天子時巡,公迎鑾三百里外。御書『松高堂』扁,俾懸於宅。訃聞,賜祭,葬如典禮。

范驤《詩集序》略曰:詩以道性情,以齋有以齋之詩,『侍臣待漏應無寐,聖主求衣尚未明』,藎臣之詞也。『洚水至今憂帝力,神功自古惜民勞』,大臣憫俗之詞也。『批鱗總爲求民瘼,補牘初非市主恩』,僚友相戒之詞也。『但知刺史臨池寶,不道西江伐髓貧』、『見説春溪仍樂土,安知歙浦一殘疆』,廉吏之聲也。『昨夜三更月到窗,孔顔樂處露清光』,高人之致也。

戴璐曰:黄門初上《諫獵疏》,又上《天變修省疏》,皆關天下大計,聲震一時,王漁洋稱爲本朝諫官第一。公曾孫嗣曾爲余同年,撫閩,清望有乃祖風。

P126

葉封

葉封,字井叔,號慕廬,嘉興人,黄陂籍。順治己亥進士,官登封知縣,入爲兵馬指揮。著《嵩遊集》。

《檇李詩繫》:慕廬以父官楚,遂入籍黄陂。入都爲指揮,遷主事,未任卒。

《見聞隨録》:井叔生平精于《爾雅》《説文》。嘗以詩質王阮亭,阮亭盡删其舊作,獨取其嵩山詩五六十篇,爲《嵩遊集》,序而刻之。又選其己未、庚申詩刻之,列於『十子』中。『十子』者,宋牧仲犖、王幼華又旦、曹升六貞吉、顔修來光敏、田綸霞雯、于仞重輝、丁雁水煒、曹頌嘉禾、汪蛟門懋麟,并井叔也。由是名益噪。

P141

駱復旦

駱復旦,字叔夜,諸暨拔貢生。歷官崇仁知縣。著《桐蔭堂》《山雨樓》《至樂堂》三集詩鈔。

《紹興府志》:復旦以拔貢授推官,例改知縣。初除陝西三原,以事罷。事白,補江西崇仁,更以逋賦落職。復旦性慷慨,喜交遊。越中當順治初年,好爲文社。每會,集八邑名士百餘人,復旦必爲領袖。嘗率越士赴十郡大會,連舟數百艘,集嘉興之南湖。太倉吴偉業、長洲宋德宜數十人,覓於稠人中。復旦長於詩,落筆有才氣,博大而卓朗,越中爲詩者推之。兩宰劇邑,日與部下士及四方名人鉛槧唱酬,娓娓忘晝夜。

《越郡詩選》:叔夜五古直追建安,其流逸處,尤近陳思。木弟嘗言:『叔夜五古甚合法。』偶詢叔夜,必深自斂抑。乃所詣如此,司馬君豈僅以賦才顯也?

P147

繆泳

繆泳,原名永謀,字天自,後更今名,字于野,又字潛初,亦曰一潛,嘉興人。著《荇溪詩文》《南溪詞》。

李方湛曰:于野學有根柢,著述甚富。朱竹垞檢討謂其韶年深懲公安、竟陵流派,一以蕭統、徐陵所選,及左克明、郭茂倩之書規模傳習。及周覽四方,風氣雖殊,終不改度,可謂有君子之守者。

P166

郭裒采

郭裒采,字龍威,嘉興人。順治戊子舉人,官宜春知縣。著《西翠樓集》。

《梅里詩輯》:大令與李天穀齊名,時稱『李郭』。周簹谷稱其詩雄渾明秀,使天假之年,足以方駕盛唐。

P171

吴源起

吴源起,字準菴,嘉興人。順治辛丑進士,洛陽知縣,擢工部主事,遷禮科給事中。著《硯山稿》。

《梅里詩輯》:準菴爲前明禮部主事鑄子,嘗遊岱、華、嵩、衡,作《四嶽遊記》。後登恒山,又有《北嶽遊記》。既歷宦途,有此勝事,固亦天幸,亦徵雅懷。其在洛陽,有異政。在諫垣,有直聲。歸老林泉,年臻大耋,庶幾完人也已。

P172

吴源達

吴源達,字彦章,嘉興監生。源起從弟。著《野外堂稿》。

《梅里詩輯》:野外五言律頗清穩,晩景顛連,頽然自放。句如『老知秋漸少,坐待月初升』,『竹風須共被,村雨會留人』,『樹深遲見月,露冷薄添衣』,『滿天細雨牽漁網,連日西風送米船』,『貧將去我仍難别,醉喜看人爲獨醒』,皆琅然可誦。

P177

屠廷楫

屠廷楫,字爾際,號東蒙,嘉興人。著《鹿干草堂集》十二卷。

朱彜尊曰:東蒙於行也不疾時,於辭也必拔俗。蓋音合乎天籟,而義本乎國風者。

《檇李詩繫》:屠廷楫爲前明諸生,兵後棄去,詩酒自娱,而以農桑課諸子。白蓮僧大梅山房,有與周青士倡和詩,數丈之卷盈二,皆清真可誦。

諸錦曰:鹿干讀史諸篇,不逐雷同。獨標卓見,腴而真。鹿干五畆,郊外一廛,幽人貞吉,先生有焉。

P178

徐貞木

徐貞木,字士白,號白榆山人,嘉興梅里人。著《懷古堂集》。

《梅里詩輯》:山人自郡城徙居梅里,卓犖瓌奇,懷貞抱介。博綜典籍,靡所不闚。篆刻、書法、詩歌,世稱三絶。

錢仁榮曰:貞木爲人高遠狷介,不苟同流俗。嘗有鄰郡貴介慕其名,招之往,不應。或爲之從臾,笑曰:『君誤矣,試思此地可使徐某置足乎?』其立身如此。書法通魏晋,篆籀直溯秦漢。嘗見其與包長明尺牘,論書法云:『書至唐人而法備,而書之意遂以微矣。』蓋其於書,非晋人不取也。刻意爲詩,往往獨吟,或即事標領,脱稿輒棄去,以是所存甚少。

P179

殳丹生

殳丹生,字山夫,初名京,字彤寶,嘉善人。

《檇李詩繫》:山夫從桐廬居吴,久之,徙嘉興盛澤三年。復遷嘉善蔣湖,亦三年。每作小賦,得漢魏人風骨,詩亦雄快。晚年無家,徜徉五湖以終。

P182

張嘉昺

張嘉昺,字石渠,鄞人。著《陶菴集》。

《續耆舊傳》:硤中萍社,山陰王遂東、天台陳木叔涖其盟。海寧則周珽青羊、郭濬彦深、查繼佐方舟、吴惟修余當、郜鼎子大,嘉興則李明嶽青來,王翃介人、王庭言遠、鄭雪舫瀣師,秀水則陸鈿韋公、蔣之翹楚穉,崇德則周九罭公魴,鄞則錢忠介公肅樂、忠介之從弟光繡蟄菴即寧國長子與先生並豫焉,沁水則張都督道濬深之,莆田則劉復公來,吴中則浮屠大皜枮雪、浮屠林壁竹憨,共十九人。

袁鈞曰:張嘉昺之婦,錢敬忠女也,早卒。一日,敬忠少失禮,遂不復登其門。及謝過,乃復如初。依敬忠居硤中,與硤中名士及寓客、浮屠相聚爲詩,曰萍社,凡十九人,唱和極盛。亂後,各散去。嘉昺以震澤諸君牽連入獄,幸得免,乃隱于醫藥,籠所入取給朝夕,行蹤不出硤中,其兄弟招之不歸。兼工繪事,風節甚高。

P253

吴源逵

吴源逵,字辛劬,又名源岵,字瞻兮,嘉興人。源達弟。著《半鄉人詩》《城西集》。

《檇李詩繫》:辛劬性耽吟詠,不事生産,竟以窮死。

《梅里詩輯》:半鄉詩太輕爽,句如『來尋春草臨溪屋,歸唤桃花隔岸船』,風致可愛。《吴歌》百首,盡取俗諺爲題,耳目一新。駢體文亦流麗。

P254

褚越

褚越,字今遠,嘉興人。醇弟。

P255

李麟友

李麟友,字振公,又字于苑,嘉興人。著《醒齋吟草》。

《梅里詩輯》:于苑爲前明學博自明子。自明靖難揚州,于苑孤忠遺體,高隱名流。詩篇恣肆激昂,不落凡近。

P278

虞相堯

虞相堯,字在欽,嘉興人。著《復旦堂集》。

《檇李詩繫》:虞相堯爲前明給諫廷陛子,崇禎壬午舉人。國初以母老,陳請終養。

P278

汪挺

汪挺,字無上,更字爾陶,嘉興人。著《曾城遺稿》。

《檇李詩繫》:汪挺爲前明崇禎癸未進士,不仕。書法似歐陽率更。年六十五,無疾而逝。

P279

袁袾

袁袾,字丹六,嘉興人,一作海寧人。

沈章

沈章,一名璋,字宗玉,嘉興太學生。著《苧莊集》。

《檇李詩繫》:宗玉居嘉興之白苧村,有魚梁、藕花、漵水、竹灣諸勝,皆自爲題詠。集名《苧莊》,頗能拔俗。

P280

沈文煇

沈文煇,字履亨,嘉興諸生。著《瓜田遺稿》。

P355

鍾淵映

鍾淵映,字廣漢,嘉興諸生。著《信志堂詩》。

朱彝尊《廣漢遺詩序》略曰:廣漢在吾黨中,年最少。所爲詩文,横絶時人。其論駁,援據古昔,雖老儒鉅公莫能難。居恒遇人勝己者,執禮甚恭,不如己者,或相對,終日不與語。以故鄉曲之士疾之。然如予者,去廣漢不及遠甚,而與之交十年,未見其倨,祇見其恭也。

《説鈴》:繆子野謂廣漢若不夭,則神懷散朗,學又淹長,在後進中,吾未見其匹也。

《檇李詩繫》:廣漢爲嶔立子,少好學,熟於諸史。嘗謂《五代史》與《通鑑》間有異同,而《蜀檮杌》《南唐書》之屬,及時蒐采,尚不下數十家,取以爲《五代史》注,庶有補於廬陵。甫事編纂,得嘔血疾。後遊京師,與汪琬辨論累日,竟没于寓,時年三十。

P416

李繩遠

李繩遠,字斯年,號樵嵐山人,又號補黄村農,嘉興人。寅長子。由諸生入國學,考授州同知。著《尋壑外言》。

《梅里詩輯》:補黄沈酣六朝,浸淫初、盛,纏綿激宕,骨秀氣蒼,五言律尤雋拔。所著有《獺祭録》五十卷、《正字通補正》二十卷。

P422

李良年

李良年,初名法遠,更名兆潢,字武曾,秀水人。寅次子,繩遠弟。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著《秋錦山房集》。

《嘉興府志》:武曾與兄繩遠、弟符稱『三李』。

《曝書亭集》:武曾九齡能作文,十齡解賦詩。持格律甚嚴,嘗抄撮《詩中禁字》一卷授學者。

《池北偶談》:方爾止事多可笑。一日,與武曾故作『增』。李見曰:『先生誤矣,某字「武曾」,非「增」也。』方曰:『吾正恐人誤讀作「武層」耳。』

《説鈴》:李十九武曾善爲古文,間作排儷體,脱稿,輒棄去。余問其故,答曰:『吾家伯季並擅斯長,阿京未欲争勝耳。』阿京,良年小字。

《梅里詩輯》:昔人謂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以稱徵君,洵可謂無愧。同時爲宋詩者,商邱宋漫堂、長洲汪鈍翁皆是名家,未足並駕也。鈍翁及沛縣閻古古於學問文章,心目間豈有千古,而皆心折徵君。潁人蘇懋遊至謂彙阮亭、愚山、蒲庵之長於一人。讀其集,比之忽遇天風,吹入瑶宫,閬苑傾倒,一至於此。是時,登鴻博之選者五十人,乃三十年來或不能舉其姓氏。而負才不遇,如秋錦、蓮洋,其名益著,未爲不幸。

朱文藻曰:李良年撰《秋錦山房集》二十二卷。謹案,欽定《四庫全書》録入《存目提要》。稱良年初冒姓虞氏,名兆潢,故當時薦牘無良年名。集凡詩十卷,詞二卷,文十卷。良年少有雋才,其遊蹤幾徧天下。所未至者,秦、蜀、嶺嶠耳。其詩清峭灑落,亦頗得江山之助。

P428

李符

李符,原名符遠,字分虎,小字卯君,號畊客,又號桃鄉,嘉興人。寅季子,繩遠弟。著《香草居集》七卷。

《檇李詩繫》:李符爲應徵之曾孫。梅里李氏多才,符與繩遠、良年齊名,時號『三李』。善詩詞,尤工駢體。嘗遊滇,遇碧雞山道士曰:『子前身,廬山行脚僧也。後十年,當歸廬山。』康熙甲子,予在京師,分虎亦館於龔氏。往來倡和,月舉一會,同賦者,晋江黄虞稷、大梁周在浚、太原閻若璩、寧波萬言、錢塘洪昇、嘉興周篔、河中吴雯、遼陽佟世思、武林王嗣槐、同里沈皞日,暨我兩人也。分虎嘗自言:『將老于桃鄉。』屬予作詩詠之。及丁卯,予再入燕,分虎已遊閩矣。己巳正月,予泛經過其家,時兩岸燒燈,溪光如晝,因出酒果,話舊作,以《行脚圖》索題。分虎亦題予《春山圖》,又言旦晚當再踰仙霞,予勸之早爲買山之策,四更始别。未幾,聞其卒於途次。迴感故人,不無撫卷揮涕云。

《梅里詩輯》:桃鄉詩五卷,才力、學問遠遜兩兄,獨其清空一氣、奔放絶塵之概,非兩兄所可掩也。工駢體文,惜《補袍集》失傳。華亭高稷園作《墓表》,稱吾里諸前輩名未成時,集飲郡城水樓,酒盡燭滅,暗中對坐,訐誦所熟書。某經某史,應聲如流。適曹侍郎倦圃晏歸,聞而驚異。明日造訪,招至家,指示藏書,俾得縱觀所未見,誠佳話也。

汪淮曰:分虎前身事,嘗見《行脚圖》自跋云:『己酉,客洱海碧雞山。道士有神術,謂符前身是廬山種菜僧,他生不願爲富貴人,故今但得智慧與壽耳。符聞其言,恍如有悟。便作結茅東林想。道士曰:「子尚有江湖之緣,俟至二十五年後可矣。」因屬虞山楊生畫《廬山行脚圖》。』

《定香亭筆談》:朱錫鬯《曝書亭集·送李符遊滇》詩,其一云:『畫裏分明廬嶽僧,雲峰有約十年登。江湖到處勾留住,看爾入山能不能。』其二云:『桃鄉一望水挼藍,擬結鄰居共釣潭。休信碧雞狂道士,閒拋老屋在花南。』初意『花南』字不過點綴趁韻耳,後考分虎詩詞,曰:『花南老屋集。』彌歎詩家用字親切如此。

P432

周篔

周篔,字青士,號簹谷,初名筠,字公貞,嘉興布衣。著《采山堂集》。

《漁洋詩話》:青士居梅里,隱於市廛。偶遊嘉善,假一園居停,一夕嘯詠甚適,遂至達旦。鄰有郡丞行署,時來按部,聞周詠詩聲,亦達旦不成寐,恚甚,詰旦遣吏勾捉,將加戮辱。有士大夫援之,乃得免。或述此事,余笑曰:『使袁虎不遇謝鎮西,幾不免虎口。』一坐大笑。

《静志居詩話》:青士遭亂,棄舉子業,受廛賣米。有括故家遺書,連船鬻於市者,買得一船,積樓下。每日中交易,筐筥、斗斛、權衡堆滿肆,讀之糠籺中。其爲詩,句敲字琢,不輕襲前人片語。胸無柴棘,急人患難,視朋友如一身。人或忘大德而思小怨者,不以寘諸懷也。晚年詩趨率易,好與浮屠、道士遊,題詠極多。嘗醉書五言云:『似士不遊庠,似農曾讀書。似工不操作,似商謝奔趨。立言頗突兀,應事還觕疎。飢凍不少顧,吟詩作歡娱。』正可當一幅寫照也。

《國朝名家詩鈔小傳》:周篔所爲古今詩,超超拔俗。時同里王翃、范路、沈進、路弟子繆泳、秀水朱彝尊、海寧朱一是,交賞其詩,與相倡和。四方名士遇者,輒留飲。或醵金會饕,泊舟於門相接也。生計日窘,往來嘉善、桐鄉,以詩格授人。每出,少年子弟三五執詩卷,隨之行。援止者,或數日留,留或不辭去。嘗元日挈子旼至武康銅井山尋僧,轉入徑山時,已昏暮。去山二十里,雪甚,虎跡交於塗,循澀路前進,旼哭於後,不少顧。遥望林中燈,就之,則僧墨浪所居。僧曰:『山多虎,居士遠來,得不心動乎?』曰:『吾行不失道,心一動則飽虎口矣。』因煨芋魁共啖,留信宿,乃躋山巔,徧歷七十二精舍而返。其儻蕩不羇,多此類也。

《檇李詩繫》:青士館於武塘柯氏。偶步城東,見一農舟,遂乘之遊九峰,訪諸乾一。暮至泖上,以路岐,登岸投一庵。庵僧力拒,徘徊佛燈下,忽覩壁間詩版,指曰:『周青士即予也。』僧素驚其名,乃止宿焉。其作詩,低頭沈思,行街市中,若無所見。曾在白下禪廬,往來池上。僧疑其赴水,竟夕不寐。又嘗行吟慈雲寺中,誤觸當事輿,詢爲詩人,乃免。其迂誕類如此。

《梅里詩輯》:周布衣古文出入歐、曾,惜其散佚,世無知者。詩篇真趣流行,清超樸淡,五言尤勝。嘗有戴丙鬻女巨室,及長,將以配傔從。亟解囊,贖而嫁之。采石估寄千金而溺死,爲具棺斂,手書招其子,傾笥還之。歲飢,出錢散米食餓者。客京師時,貴人小妻周買自楚,詭言本禾人,謂布衣我叔,將出拜,峻辭之。有削三緘贈行者,曰:『挾此可得百金。』却不受。其嚴正若此。

《視昔編》:簹谷少嗜學,學成,去學賈,且賈且讀。身雖在市闤中,未嘗一日無詩也。與竹垞、藍村、秋錦最友善,相唱酬,詩日工,名日著。遠近英流,樂造訪焉。至則具酒肴,聚晨夕。有貧乏者,周之傾槖,不少惜。其有才名而未獲謀面者,冀一得見爲快。或輕帆一葉,或徒步重繭,興至即行,雖家人莫知其蹤跡也。嘗於歲除日鼓棹,明日元旦,往訪皋亭山僧道藴,其後寄詩云:『作詩賣米周青士,白業還能精進無。忽憶歲朝風雪裏,扁舟訪我到西湖。』人多傳爲佳話。君之與余交也,始於康熙壬子。數同松陵徐臞庵過余,是時余方有事於詩刻,採輯、校讎甚藉其力。自後,館余齋者,垂十年。歲乙丑,都門色太僕以幣招之,欣然命駕。至之日,傾動輦下,莫不相見恨晚。丁卯秋,友人龔主事蘅圃攜之南旋,舟抵淮上,卒于徐塘,年六十有六。所著詩文外,又精于詞律,徧搜唐宋元諸詞家各調中有字句長短、平側變换者,分别體裁,輯《詞緯》一書,惜未行世。

《南野堂筆記》:僕半生衣食奔走,兒輩多廢學。每誦周青士布衣《示兒》詩云:『几静晨開卷,缾空晚作糜。得成兒子學,無礙老夫飢。』爲慨然也。少陵云:『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目陶潛未達道,正爲宗文、宗武解嘲太息耳。

P495

沈進

沈進,字山子,初名叙,後更今名,號知退叟,又號藍村,嘉興諸生。著《文言會粹》《行國録》《袁溪文稿》《東園詩》《藍村稿》《半巢居稿》《退叟行吟》《力圃蕭閒詞》。

《檇李詩繫》:山子與朱檢討彝尊、周布衣篁詩篇酬和。錢塘陸圻嘗相遇于潛采堂,問姓名,大聲曰:『得非「梅花高館落,春草斷垣生」之沈山子乎?』遂訂交,劇飲而散。

《梅里詩輯》:藍村以『梅花高館落,春草斷垣生』之句得名。人號『斷垣先生』,與竹垞、簹谷齊驅。早年詩尚清麗,山陰朱朗詣謂其玉𨂱金銑之質,驅染煙墨,秀逸凌風。晩編所作,歸于冲澹。

P497

張劭

張劭,字博山,嘉興人。著《木威詩鈔》。

李方湛曰:博山少有成童之目。九齡作《梅花賦》,驚其師。讀書芝溪之法雲僧樓,閲三十晦朔,不設衾枕。及居父憂,哀毁成疾。服闋,走京師,與長洲尤悔庵、宜興陳迦陵、鹽官彭羡門、華亭高謖苑、黄岡王昊廬諸先輩友善。未幾去,遊秦、晋、齊、趙間。渡兩河,陟二華,登山臨水,弔古悲歌,輒發其牢落坎𡒄之氣以爲詩。朱檢討竹垞稱其鎔鑄百家,有日爐風炭之手。至體物百篇,匠心獨出,尤足單行。

《南野堂筆記》:吾鄉張博山著《木威詩鈔》,盛宜山遠、計希聲默、桑弢甫先生調元均有序。朱竹垞檢討稱其鎔鑄百家,有日爐風炭之手。其詩如《獵月朔日雪次王笠亭韻》云云,《聞盛居士瓣香廬已鬻感賦》云云,故是佳作。又《田園雜興》句云:『浮沼蘋已緑,入室蘭初香』,『花邊冷索句,石上閒提壺』,《平望晚泊》云:『花飛鶯脰水,月上畫眉橋』,《過法慶蘭若》云:『來尋僧話久,坐見佛香消』,《訪破雲上人》云:『老樹得秋色,空庭留夕陽』,《借書》云:『到門攜酒客何處,踏碎落花來借書』,都得幽居之趣。

P499

盛遠

盛遠,字子久,一字鶴江,號宜山,嘉興人。著《瓣香庵詩鈔》。

李方湛曰:盛遠工詩善書,嘗客芝陽守黄家遴署,及黄守禾郡,未嘗干以私。舉高士無後者,自林逋以下,及師沈騅,竝祀之。自題詩於生壙。及卒,郡人沈時述耆儒遺行,請學使者旌而祀焉。

P530

李成大

李成大,字開遠,一字致能,號蔗翁,嘉興歲貢生。官慈谿訓導。著《琴次樓詩草》。

《梅里詩輯》:或問琴次何義也,答曰:『琴張古狂者,志大過中行。降此又其次,絶非鄉願倫。余竊附獧者,硜硜然小人。』官訓導,遷貴池丞,不赴,歸結九老會於里門,卒年九十。

P531

李琇

李琇,字補山,號瑑亭,嘉興人。明嶅子。桐鄉歲貢生,官蕭山訓導。著《道南堂詩存》。

《梅里詩輯》:瑑亭遊武昌,值裁兵煽亂,流離竄匿,僅以身免。及客衡水間,適茶民作難,又與兵燹相際。抱負恢奇,所如輒困。詩多傑句。族子耕客嘗摘數聯,謂可凌跨唐宋人。

P533

繆其器

繆其器,字受兹,號倦鋤,嘉興監生。著《遥山堂集》。

《梅里詩輯》:先生爲處士師伋季子,荇谿沅少弟。讀書敦行,以兄爲師。遊歷四方,所交多名卿遺老。詩篇雅正,不失唐音。

P575

蔡燿

蔡燿,字遠士,又字遠是,號懶人,德清監生,移居嘉興梅里。著《山草堂詩》。

《梅里詩輯》:懶人祖官治,前明萬曆己未進士,仕至陝西廵撫,名重東林。懶人天資絶高,讀書略觀大意,詩歌、書法皆有聲。性疎懶,同學朱求俟以狂自喜,時稱『狂朱懶蔡』。

郁氏書畫題跋記 > 書畫題跋記 > 卷七 > 吴仲圭嘉禾八景 P166

吴仲圭嘉禾八景在楮上,横卷。

勝景者,獨瀟湘八景得其名,廣其傳唯洞庭秋月、瀟湘夜雨,餘六景,皆出於瀟湘之接壤,信乎其真爲八景者矣。嘉禾吾鄉也,豈獨無可攬可采之景與?閒閲圖經,得勝景八,亦足以梯瀟湘之趣。筆而成之圖,拾俚語,倚錢唐潘閬僊《酒泉子》曲子寓題云。至正四年,歲甲申冬十一月陽生日,書於橡林舊隱。梅花道人鎮頓首。

空翠風烟

在縣西二十七里檇李亭後,三過堂之北。空翠亭四圍竹可十餘畝,本覺僧刹也。

萬壽山前,屹立一亭名檇李。堂陰數畝竹涓涓,空翠鎖〔一〕風烟。 騷人隱士留題詠,紅塵不到蒼苔逕。子瞻三過見文師,壁上有題詩。

龍潭暮雲

在縣西通越門外三里,三塔寺前,龍王祠下,水急而深,遇歲旱則祈於此,時有風濤可畏。

三塔龍潭,古龍祠下千年迹。幾番殘燬喜猶存,静勝獨歸僧。 陰森一逕松杉直,樓閣層層曜金碧。祈豐禱旱最通靈,祠下暮雲生。

鴛湖春曉

在縣西南三里,真如寺北,城南澄海門外。

湖合鴛鴦,一道長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見中流,終日射漁舟。 彩雲依傍真如墓,長水塔前有奇樹。雪峰古甃冷於秋,策杖幾經遊。長水法師塔前有仁杏,葉上生果實。

春波烟雨

在嘉禾東,春波門外,舊日高氏圃中烟雨樓。

一掌春波,矗矗鹺帆閙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樓,幾度暮雲收。 三賢古迹通岐路,窣堵玲瓏插濠罟。荷花裊裊間菰蒲,依約小西湖。三賢者,朱買臣、陸宣公、陳賢良。

月波秋霽

在縣西城堞上,下嵌金魚池,昔李氏廢圃也。

粉堞危樓,欄下波光摇月色。金魚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樓東。 亭亭遥峙梁朝檜,屈曲槎牙接蒼翠。獨憐天際欠青山,却喜水迴環。

三閘奔湍

在嘉禾北望吴門外,端平橋之北杉青閘。

三閘奔湍,一塘遠接吴淞水。兩行垂柳緑如雲,今古送行人。 買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郵亭遞書處。路逢樵子莫呼名,驚起墓中靈。

胥山松濤

在縣東南十八里德化鄉,山約百畝餘,荷鍤翁墓,其下子胥古迹也。

百畝胥峰,道是子胥磨劍處。嶙峋白石幾番童,時有兔狐蹤。 山前萬個長松樹,下有高人琴劍墓。週迴蒼薈四時青,終日戰濤聲。

武水幽瀾

在縣東三十六里武水,景德教寺西廊幽瀾井泉,品第七也。

一甃幽瀾,景德廊西苔蘚合。《茶經》第七品其泉,清冽有靈源。 亭間梁棟書題滿,翠竹瀟森映池館。門前一水接華亭,魏武兩其名。

幽瀾泉乃嘉禾八景之一,而亭將摧,在山師欲改作而力不暇給,唯展圖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花道人鎮勸緣。

嘉禾八景,又称嘉兴八景、南湖八景。

嘉兴历代相传的名胜有八处,即:南湖烟雨、韭溪明月、瓶山积雪、东塔朝瞰、禾墩秋稼、汉塘春桑、茶禅夕照、杉闸风帆,谓“嘉禾八景”。

今南湖湖中岛中留有“嘉禾八景”碑,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嘉兴知府许瑶光以南湖为中心,将嘉兴城郊各古迹、景点列入八景,合称为南湖八景,并为此作序题诗,请其友画家秦敏树作“南湖八景图”,与“八景诗”一同镌刻成碑,在烟雨楼南面,钓鳌矶上建造一亭子,将碑石置于亭中,取名“八咏亭”。八咏亭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重建烟雨楼时拆去,现南湖八景碑改立于烟雨楼北面长廊。

嘉兴八景路线:

1、南湖烟雨:嘉兴南湖。

  1. 韭溪明月:由今天的小南门进入,沿今天的禾兴路经育子弄转西门如大运河的一条小河。
  2. 瓶山积雪:位于原嘉兴府邸北侧,现已改为瓶山公园。
  3. 东塔朝瞰:原址位于冶金新村。因为嘉兴以东一马平川,旧时东塔为最高建筑物,是登塔观日出的胜地。东塔毁于文革时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4. 禾墩秋稼:位于城东北,过秋泾桥,三店塘两岸。嘉兴是水稻栽培发源地之一,嘉兴历代地方志都记载了嘉兴由嘉禾墩。
  5. 汉塘春桑:位于城南。出南门,沿长水塘轻舟往返。
  6. 茶禅夕照:茶禅寺,位于城西南,京杭大运河北岸。
  7. 杉闸风帆:城北杉青闸,观景最佳处盖有落帆亭。